援阿概况   地理区位   前沿动态    杭网追踪 援建成果    援建故事   阿克苏特产  阿克苏风光
 
您现在的位置: 杭州网>>援建阿克苏 杭州在行动>>
戈壁上“蹚”出致富路
2020-09-02 09:52:49杭州网

一个黑木耳产业孵化园,是拉长产业链的尝试。乌什县林业局副局长杨海涛告诉记者,孵化园由林业局和衢州援疆指挥部联合打造,经过两年发展壮大,如今不仅有人工培育菌棒作坊,还引进了日产两万个菌棒的自动化生产线、国内最先进的液体培育菌种技术,年产菌棒140万棒,辐射带动周边700余户贫困户种植、45名本村村民就业。

“原来种小麦、玉米,一年忙到头最多就赚一两万元,现在自己在厂里工作,家里还种了2000棒菌棒,年收入超过10万元。”采访中,38岁的杰力力·托合提满脸笑容。从贫困户到菌棒厂技术骨干,他的成长是浙江“万亩亿元”工程成效的见证,也是浙江产业援疆从“输血”向“造血”转变的缩影。

不仅如此,眼下,村里还正在去年新建的生态园采摘区种植袖珍菇、猴头菇、柳树菇、榆黄蘑等多种菇类,走差异化竞争之路。“前不久,我们还成功试种了灵芝。”周进宏说,眼下,他们正计划扩大种植,并开发孢子粉等新产品,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

一个从果树枝条利用、菌棒生产、菌菇种植,到产品研发、深加工、市场销售的全产业链条,已初具雏形。

据统计,浙江“万亩亿元”工程实施以来,黑木耳种植项目已累计发放2000余万个菌棒,助力5000多户贫困户家庭脱贫增收。今年,随着第10批援疆干部来到阿克苏地区和兵团第一师,种植种类还在向茭白、莲藕等新品种扩展,进一步助力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陈佳莹 沈晶晶 张安阳 通讯员 叶锡挺    编辑:高婷婷    
 
援阿概况

    2010年6月,杭州市援疆指挥部作为“全国第一批,全省第一个”率先进驻新疆阿克苏市开展援建工作。
    依据部署,援建共10年,目标到2020年,帮助阿克苏市实现小康。[详细]

援阿规划
  杭州援建阿克苏,大致分为项目援助、智力援助、产业援助三个方面。项目援助主要是投入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智力援助方面,杭州将通过人才的培养,保证其长久的发展。产业援助方面,杭州通过吸引浙商投资办厂等方式,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详细]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策划、编辑:林尧   陈少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