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阿概况   地理区位   前沿动态    杭网追踪 援建成果    援建故事   阿克苏特产  阿克苏风光
 
您现在的位置: 杭州网>>援建阿克苏 杭州在行动>>
【写在援疆离别时】 骆琤:一次援疆行,一生援疆情
2018-05-07 15:50:00杭州网

骆琤,浙江杭州人。博士,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杭州师范大学附属阿克苏市高级中学援疆副校长。援疆期间主持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一项,出版专著一部,获2017年阿克苏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决定来援疆之前,曾经犹豫良久。从小到大几乎没有长时间离开过杭州的我,一直一直下定不了决心。对家人的依恋,对学生的不舍,对边疆艰苦条件的隐隐担忧,在我心中久久盘旋不去。但是在内心,总有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呼唤着,“来吧,来吧,来看看这个不一样的世界,来感受大漠黄沙的豪情,来实现教育人心中的援疆梦吧!”当时,学校的一位援疆前辈,听说了我的犹豫,专程找到我说,“去吧!新疆,值得一去!”就这样,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鼓励下,我坚定了决心,在家乡2月的淅沥小雨中,踏上了万里援疆的征程。

南疆真的不一样,与杭州太不一样。强烈的日照,干燥的气候,近三小时的时差,以及时不时席卷大地的沙尘暴,让我这个初来乍到的江南“小女子”很是吃了些苦头。白天头痛欲裂,夜晚通宵失眠,肤色暗沉,眼角嘴角都干出了细纹。初到的一个月,生理与心理,都在经受着煎熬。然而人的适应能力是强大的。指挥部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受援学校师生热情洋溢的欢迎和接纳,都让我感受到温暖和快乐。这种感觉简单平和,但真实存在。渐渐的,开始习惯了工作与生活的环境,与援友们也开始相熟相守,我逐渐进入到“享受”援疆生活的阶段。现在回头看看,我的一年半援疆生涯,留下了太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这些故事,是我的珍贵记忆,将永远留存在我的心中……

故事一 唯有源头活水来

我工作的单位,是杭州师范大学在省外的唯一一所附属学校,全称为杭州师范大学附属阿克苏市高级中学,当地人亲切地将其称为“杭高”。这简简单单的两个字,饱含了阿克苏人对杭州教育的期望和深情。作为杭师大派出的援疆教师,我责无旁贷地成为了师大的“代言人”。到底如何用好资源,尽可能发挥好师大对当地教育发展的作用?这成了我初到阿克苏时想得最多的一个问题。

到了学校,在熟悉工作环境的过程中,我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聊天”。与校长聊、与中层聊、与教师聊、与学生聊……聊着聊着,学校的发展需求就慢慢浮现出来了。我决定从我最熟悉的领域—学科教研和教师专业发展入手,打造一个引领全体教师专业成长的教研平台。两个月后,杭州师范大学杜卫校长一行来到学校看望援疆教师。他在座谈会上听取了我的这个想法后,欣然肯定,并建议我将原计划的教研平台打造成可以引领整个阿克苏市教师专业发展的示范中心。杜校长回杭后,马上让杭师大基础教育集团潘春雷书记与我对接。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我们收集当地的教师专业发展需求,设计示范中心的运作模式,确定中心的常规与核心活动,忙得不亦乐乎。

来源:杭州援疆    作者:骆琤    编辑:实习编辑 王玥云    
 
援阿概况

    2010年6月,杭州市援疆指挥部作为“全国第一批,全省第一个”率先进驻新疆阿克苏市开展援建工作。
    依据部署,援建共10年,目标到2020年,帮助阿克苏市实现小康。[详细]

援阿规划
  杭州援建阿克苏,大致分为项目援助、智力援助、产业援助三个方面。项目援助主要是投入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智力援助方面,杭州将通过人才的培养,保证其长久的发展。产业援助方面,杭州通过吸引浙商投资办厂等方式,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详细]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策划、编辑:林尧   陈少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