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不少地方将教育的公益性等同于政府包办、政府直接办学,将政府管理教育等同于政府直接干预教育、评价教育,这导致政府由办学兴教的“第一责任人”变成了“唯一责任人”,履行全能全责,管理事务过多、过细、过死。为此,国家教育部于2015年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目标是厘清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权责关系,构建三者之间良性互动机制,真正做到该管的管住管好,不该管的不干预,确保既放开放到位,又管住管好,切实提高公共治理科学化水平。这也是体现“服务型政府”理念的一个重要内容。
“管”是指行政管理部门的依法管理,强调简政放权、规范服务;“办”是指基层学校的自主办学,强调依法办学、个性发展;“助”是指业务支持部门的助力引导,强调回应学生发展需求;“评”是指评价部门的绩效问责和诊断指导,强调质量分析与发展支持。管、办、助、评各归其位,形成了既相对分离又相互支持的现代化上城教育治理新格局。
一、最多跑一次,教育简政路上的最强音
要开门搞改革,从政府部门“端菜”变为人民群众“点菜”,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从反映突出问题入手。——李克强
上城区领先于全国,早在2009年就启动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还创造性地引入了“助”的概念,形成独特的“管、办、助、评”教育治理体系。并以此推进上城教育的办学主体多元化,教育评价主体社会化,教育治理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
【链接7-1】
跑断腿、磨破嘴,打不完的电话,盖不尽的公章……很久以前,“一直在路上”曾是群众和企业办事的真实写照。“一直在路上”,拷问的是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态度,更考验着政府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把简单的事情做复杂是找事,把复杂的事情做简单是本事。上城区教育局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契机,加大体制机制创新,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通过细化办事要求,简化办事程序,优化服务流程,打造了“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政务环境最优、办事者获得感最强”的服务品牌。
刚刚在上城区成功开办了民办培训机构的张女士说:“原来我以为办这一套手续少说也要跑上几个月甚至半年,可事实上我只用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就把全部手续办齐了。”这是上城区教育局主动优化服务水平的结果,我们站在群众立场,一是实施统一容缺受理,对非核心的申报材料,按照“先受理、后补缺”的原则,先予以受理,进入办理程序,后续通过网络、微信、邮箱、快递等方式补齐。二是实施流程再造,让个性化服务再拓展,在培训学校的设立审批中,采取“提前介入”法,通过前期预约看场地等方式,主动上门与服务对象进行全方位对接,从办学者关心的问题上找出路、找办法,避免群众在办证过程中走弯路。
改革视野下的“管”,核心就是将行政管理功能向行政服务功能转化,用“无形之手”把握正确方向。
一是简政放权,服务学校。减少行政干预,缩减各类考核、检查、评选,强化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明确“四张清单”,做到依法行政、按章办事。
二是方向引领,服务学生。确立上城学生“身心健康、品质优秀、学业上乘、素质全面”的总体要求,引导学校向这一方向共同努力,只要方向正确,条条大路通罗马。全区层面,通过体育节、艺术节等活动引领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三是平台构建,服务教师。建立上城教师“五阶段、四梯队、多维度”成长平台,为全体教师打造专业发展的向上通道。
四是统整资源,服务社会。绘制公办中小学学区电子地图,推进阳光招生,为市民提供贴心服务。大力实施“最多跑一次”改革,让教育的事好办,办得省力,办得放心。全面推行“星级家长执照”,承担起服务家长,服务家庭的社会责任,促进家校共成长。
作为简政放权之路上一个典型视角——“最多跑一次”改革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建章立制,细化标准
上城区教育局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局长为责任领导,分管副局长牵头主抓,相关科室主要负责同志组成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专班,在专班领导下组织专门力量全面梳理改革政策,明确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节点。
然后我们将部门行政权力转变为行政责任,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到人,分级负责,科室协同,整体联动,督促经办人员结合实际业务办理情况,简化办事流程,用“标准化”引领政务“规范化”,层层推动落实。严格实施每周报告制度,确保按时按量完成改革任务。
同时,统一流程规范,根据“最多跑一次”事项目录,修订完善面向群众的完整版和简版《办事指南》,尤其对两大行政许可审批事项,逐一研究论证受理条件、申办材料、办理流程,化繁为简、统一模板,为申请者提供实用易懂的操作指南。
仅在2017年一年的改革推进过程中,我们就将19个“最多跑一次”事项100%入驻行政服务中心,推行一窗受理,后台集成服务模式。
2.破解难点,结果导向
上城区教育局坚持需求导向,深入查找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想群众之先,前移工作触角。针对涉及多部门、多专业、多领域和复杂业务事项、堵点痛点问题,我们进行科学化、人性化的设计,严格落实“一窗办一网办马上办”,坚持上下联动、协同推进做好重点攻坚任务,通过减层级、减时限,优化流程来改进工作作风,努力做到一次办结。
以教师资格认定工作为例,我们通过“网上申请、在线咨询、快递送达”办理模式,使改革变化看得见。
首先,申请人由以前需要到认定现场提交材料初审、现场确认、领取证书,现在材料初审、现场确认合二为一,证书快递送达,通过流程再造从原来的三次到现场优化后只需一次到现场。
其次,为确保申请人到现场时材料齐全,我们在发布认定公告时,组建教师资格认定QQ交流咨询群,把申请人疑问较多的材料事项整理汇编,告知并及时解答申请人疑问,避免了“流程上实现了跑一次,但因申请人对申请材料准备不到位还要跑多次”的现象发生。
第三,因教师资格认定受理范围是户籍或人事档案在上城的申请人,网报时部分申请人往往会忽略此项限制条件,为此,我们又细化服务,在网报结束后,通过杭州数据共享查询,通过电话联系确定户籍不在上城的申请人是否人事档案在上城,第一时间为不符合上城认定申请的对象办理网报转出,及时转到其相应符合受理条件的区县,有效防止此类申请人因错报认定机构延误时机,全面周到的服务温暖人心。
3.整合数据,优化服务
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强化信息化技术支撑,主动对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精准施策,立行立改。一是充分利用数据互通互享工程,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腿”。比如我区师资格认定、民办学校年检、教师职称评审等事项都已实现网上受理、网上审核。二是连通“信息孤岛”,利用公共数据资源平台和电子证照、电子档案在政务活动中的法律效率,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的审批信息共享、材料共享和结果共享。比如,我们购买民二代身份证读卡器用于相关科室经办业务时的数据平台查询,申请电子签章及户籍信息、社保参保、房产证明、流动人口等信息资源网上共享,以电子化运作取代纸质化操作,跑出上城教育的“加速度”。
4.需求导向,持续改进
一是深入挖掘“互联网+”,通过智慧手段,在实现“最多跑一次”事项“网上跑”的同时,将传统的“面对面”服务转变成“键对键”、“屏对屏”服务,让群众享受改革便利。加大信息共享力度,实现多部门的服务窗口联办,主动“代跑”。增加仅凭身份证办结的“一证通”事项,涉及到家长、教师等事项由学校统一集中代办。加大浙江政务服务网及手机APP应用力度,引导更多群众依托其进行网上申请、网上办理。
二是加强多方联动服务。拓宽信息传播渠道,继续强化与线上线下各家媒体的沟通衔接,通过微信、网络、报纸等对涉及教育的服务事项进行再宣传,提升服务事项、服务流程的群众知晓率,真正做到服务便民、利民。依托政务服务大数据平台的电子监察系统功能,探索强化“双随机一公开”执法合力,杜绝多头执法、重复检查,形成一次到位的部门联合执法机制。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而“最多跑一次”,就是上城教育通过优化政府供给,以自身改革撬动教育行政服务领域改革的“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