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援疆行,在团结和友爱中精彩纷呈 万里之遥的距离是剪不断爱情、亲情和友情的。我们承受了家人独挑生活重担的怨言,宽容了孩子因我们不在身边而产生的淘气和叛逆,理解了病榻前不能尽孝的纠结,吞咽了亲人离世不在身边的悔恨,但在援疆情怀面前我们义无反顾。虽然嘴上总挂着一句“这么远,管也管不着”,内心的酸楚也不曾言表,但彼此相互安慰和激励是贯穿始终的。“传承、敬业、团结、精彩”在杭州援疆指挥部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扎扎实实的在每个人的心里。虽说是军事化管理,但我们的生活还是有滋有味的。这里有缘友们生活中的嬉闹,有学习中领导的管理心得,有身体不舒服时的关切,有拍照时的各种演绎,有生活经验的分享…… 这里的生活是简单的,因为随着彼此的相知,大家都打开了心中的窗户,平等的交流,舒缓着彼此想念家乡的心结。这里的情节叫一起上,领导来访一起做方案,一起搬凳子;教师培训,一起写讲座,一起出点子;搞个活动,一起弄策划,一起搞宣传…… 如果有人问我援疆行的感受,我想用几个词概括,那便是“值得”、“成长”、“难忘”、“情谊”、“情怀”。“值得”是此行无悔;“成长”是自我提升;“难忘”是经常回忆;“情谊”是永记心头;“情怀”是永恒不变。 人物面对面 【问题1】在援疆期间,您做了很多专题讲座,这些教育、教学“传、帮、带”的工作成绩和您的援疆调研经历有关吗?援疆是否促进了您业务能力的提升? 我在阿克苏市实验中学支教了半年,在阿克苏市高级中学工作了一年,通过教学调研,这里教师的年轻化、教师编制的缺口巨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记得那会儿,经常一天听个5-6节课,交流1-2节课,自己还要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自己备课基本在晚上,就这样基本能解决教学中教师的指导工作。有一天遇到一个德育案例(家长宠娃娃过头了,导致女学生一而再的犯同一个错误,家长的强势致使班主任处理不当),充分揭示家长的文化程度不高,班主任的经验缺乏,这样的问题如何解决呢,于是我开始搞德育科研讲座了。在杭州一直在德育战线上工作,形形色色的孩子、家长倒是见到不少,但有经验不等于能讲出来,因此学习加自我总结的模式成了我写讲座的“法宝”了。援疆期间看了几百篇文章总是有的,有时为了解决某个问题常常提炼观点就的反反复复想几天。德育讲座牵涉面有点广,就拿《携手家长助推学校德育教育效能》这篇讲座来说吧,牵涉到了社会背景调查、沟通交流技巧、心理学、管理学等好多领域,幸好做出来后年轻班主任挺喜欢的。有时人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才会去思考,现在想想自己原先只是一个“有责任的教书匠”,援疆给我提供了充足的思考时间、学习时间、自我更新的时间,我现在觉要做一个“有想法”的实干型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