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学生:教育为孩子的幸福奠基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01-02 15:48:11 星期三   

三、让学生向美而生 向善而行

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贝多芬

从没有一个时代,教育触动着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忧思;从没有一个时代,全社会都在为下一代的教育作出自己的谋划。这些谋划有宏观有微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成长中的青少年要想在未来取得成就,必先锤炼出优秀的品质,立德树人成了教育的重中之重。那么,上城教育要怎样才能滋养出“向美而生、向善而行”的学生呢?我们走的是一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为核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为根基,以校内外德育共同体的建构为载体的创新之路。

【链接1-3】陈奶奶的偶遇

2018年春天,81岁的陈奶奶给杭十中校长陈积粮写了一封信,讲述了自己的一段偶遇。

那天,陈奶奶想去报销医药费,要先去杭州医保大厦开个证明。她听说得坐68路公交车到文晖大桥站下车,但下了车怎么走却搞不清楚。陈奶奶的左下肢膝关节刚做完手术出院不久,走路艰难。她拄着拐杖在车上,问了司机,问乘客,大家都说不知道。眼看文晖大桥站要到了,老人家有点着急。这一切都被一位少年看在眼里。当陈奶奶下车后,他也跟着下了车:“奶奶,我陪你去找吧。”“你家也在这附近吗?”陈奶奶好奇地问。少年说自己家离这还有两站路,先陪奶奶要紧。

少年一边扶着陈奶奶,一边向路人打听,走了15分钟,终于找到了医保大厦。少年还帮着奶奶办手续、盖公章。医保大厦的工作人员感动了:“这孩子是不是您孙子啊?”陈奶奶笑着说:“我跟他无亲无戚,公交车上遇到的。他是个好孩子。”

事后,少年又把陈奶奶送到车站。老人家忍不住问:“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在哪读书?”再三追问下,少年才告诉陈奶奶,他是杭十中的初三学生徐泽强。

陈奶奶感慨地告诉陈校长:“我们这一辈的人看到第二代第三代都这么好,是多么欣慰。”

事实上,徐泽强没和任何老师同学提起过这件事:“这只是一件普通小事,换做十中其他同学也会这么做的。学校一直倡导学生参与公益,去年我还加入了青年志愿者协会,已经累计参与公益行动四十多小时。”

陈校长说:“小徐身上映射着杭十中办学两百余年一直秉承的“尚义”精神。”据我所知,十中在最近几年对“尚义”又有了新的传承——全校开设公益课程。除了学校组织的献血、援助贫困山区、服务公益面馆等行动外,学生们还自组小队深入社区开展公益活动。十中的这些课程,让浙江省著名德育专家韩似萍喜出望外:“盼了30年,终于看到公益以课程的形式在杭十中落地。”

在上城,和小徐一样的学生还有很多。娃哈哈小学的张懿和爸爸过斑马线点赞让行车辆,向杭城市民传递感恩与礼让的正能量。时代小学的郑开心同学不仅是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浙江大学、浙医一院、杭州市第三社会福利院的优秀志愿者,也是新鲜出炉“上城百名美德好少年”中的一员。他们的成长让我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品质优秀”的上城学子,应该有“向美而生”的追求,有“向善而行”的坚持。

培养“向美而生、向善而行”的学生,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为核心,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为此,2017年1月,上城区提出“行走德育三年行动计划”,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一体化德育的区域架构和实施,提出德育目标的创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孩子成长的芯片;德育方式的创新——“寻根”“铸魂”“扬帆”为主题的研学活动;德育机制的创新——打造“校内外德育共同体”实现一体化德育;德育载体的创新——通过三类基地的培育绘制上城区域的价值观研学地图。

“行走德育”实施一年来,上城中小学从“爱家兴国”“社会实践”“公民养成”三个维度建构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德育课程体系,投入资金70余万支持28个课程项目的创建。清泰实验学校开设“家风家训”课程,大学路小学推进“少年海事”教育,让学生感受祖国富强,滋养家国情怀;胜利小学以“四季节气”课程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还有更多的学校围绕杭城人文历史,让学生浸润书韵、茶香,行走御街、老城,寻访申遗故事,传唱家乡诗词,让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走进学生内心。天地实验学校以主旋律影视为载体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惠兴中学以“190”中队创建为载体,向学生传递自由和平等;开元中学坚持以《敬廉崇洁》课程传播公正和法治的力量。杭十中等众多学校以“公益学子”行动鼓励学生担当社会的责任;凤凰小学、建兰中学、江城中学则以生涯规划为主线,为学生架构起个人成长和实现中国梦的桥梁。

我们结合上城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拓展延伸杭州市第二课堂以及各大场馆的德育功能。北京师范大学附属杭州中学的校舍是国家级绿色建筑,浙江省节能建筑示范工程,“五水共治•海绵学校”展学馆的项目立项后,围绕校内中水回用处理和雨水收集两套水资源回收再利用系统,利用墙面图文介绍、多媒体展播、立体模型演示等形式,既实现了节水知识的直观学习,又展现了五水共治、海绵城市的蓝图,并向全区中小学生开放,成为教育部中小学党建暨德育工作会议的展示亮点。位于杭州市抚宁巷小学校内的“蒋筑英纪念馆”则遵循“校馆合一,探究为先”的理念,在原有“蒋筑英故事”“星光耀抚宁”等8个主题展区的基础上,增设了可以检索科技小实验原理的二维码,让场馆参观变身科海遨游。

在“行走德育”的全面推进中,“研学活动”在上城中小学生中的覆盖率达到100%。学生们通过“寻根”“铸魂”“扬帆”为主题的研学实践,走街访巷,寻找生活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年有超过5000名学生到中国社区建设展示中心(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小营江南红巷、玉皇山南基金小镇党群人才服务中心、中共浙江省第一个地方组织——杭州党小组纪念碑等地进行参观学习。2017年,上城区评选出20条“一天研学旅行”精品线路,其中14个研学导览视频形成德育资源包,真正实现德育的“行走”属性,即做中学,学中做,行中学,学中行。

培养“向美而生、向善而行”的学生,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为根基。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让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教育的方方面面,就是学生品质培养的根基。

首先,要在学校中营造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氛围与体系。杭州市饮马井巷小学以“悦读”为载体,让孩子深入中华传统经典阅读;杭州市胜利小学以“四季节气课程”为载体,通过“传统+文化”、“体验+四季”拓展性课程建设,传承节气文化;杭六中以书法、艺术教育为载体,跳出中学生应试教育窠臼,给学生传统文化熏陶。2016年11月,天地实验小学举办全国第二届教育戏剧高峰论坛,戏曲文化大放异彩。同年12月,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点赞娃哈哈小学、杭州第六中学推进书法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丰硕成果。春节假期,学校会开展“寻访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全区2万多名少先队员以雏鹰假日小队的形式,寻访身边的传统文化,参加社区写春联、剪纸、画年画、猜灯谜等各类民俗活动,诵读传统文化经典图书,学讲传统文化故事。我们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培育“非遗”传承特色学校,让非遗大师走进校园,让蜡染、藤编、微型风筝等传统技艺和学生零距离接触,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其次,要结合时代热点,创新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央视《朗读者》节目朗诵亭入驻杭州,上教院附小师生积极参与录制,该校自编《传统美德》教材获杭州市精品校本课程;北师大附中在开学典礼上借用《中国诗词大会》和《感动中国颁奖典礼》等事例教导学生不忘中国传统文化;娃哈哈小学“娃小吉祥人物”,天长小学“飞花令”等活动都结合传媒热点,为孩子们的品质培养创设了深厚的文化根基。

培养“向美而生、向善而行”的学生,必须要以校内外德育共同体的建构为载体。对于学生的品质培养,学校教育是主体,家庭教育是基础,社会教育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延伸和发展。2017年开始,我们实施了区“四套班子”领导进校园系列活动,每位区领导都与一至两所中小学幼儿园结对,定期开展走访,深入指导学校开展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一年中,区领导走访结对学校54人次,在学校开展专题座谈、面向师生开展政策宣讲30多次。有效加强了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讲,让全区师生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对学校德育、文化传承等工作的重视。

我们挂牌成立了青少年艺术、科技、体育、图书、国防、生存、农事、生活、国学共十二个教育活动基地,服务总人次超过3万余人。我们依托尚青书院等青少年国学教育基地和茶文化教育基地,深入开展国学传承活动,提供各类公益体验50多次,公益讲坛30次,累计为3万多人提供传统文化体验服务,全面提升青少年传统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我们联合公安、卫计、法院、团委、司法等部门,通过“心理援助、家庭帮扶、行为改进、能力拓展”等方式为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提供个性化帮扶。

我们以团建带队建,以“喜迎十九大——我向习爷爷说句心里话”、“向国旗敬礼”等主题教育活动,弘扬德育主旋律;以传统文化展示、提案会、德育银行、读书竞赛等活动,丰富队员道德体验。

我们健全育人者队伍梯队,设立星级班主任评选,已评选出217名星级班主任。我们的德育研究员引领生涯教育课程的实践研究,为近300名初中生提供了解自己的兴趣、潜能、职业信息的平台;组织心理研究骨干教师坚持六年开展“阳光团心理志愿者服务”项目,以菜单式课程服务全区中小学,年均提供公益性服务60余次,全区中小幼覆盖率100%,受益教师、学生、家长超过24000人。

2017年11月,“行走德育”基地学校在教育部中小学党建和德育工作会议作实地展示,两所基地学校在全国中小学党建和德育工作会议展示观摩中获得好评。《行走德育: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上城德育实践》被评为全国优秀德育工作案例,上城区教育局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教育先进单位。更让我们欣慰的是,2017年的统计结果显示,上城区中小学校共有 1050余支志愿者服务小队,10000余名队员参加,开展2000余次志愿服务活动,走进社区,开展学雷锋系列活动,担任“河小二”红领巾护水任务,参与绿野天使慈善行动。

我坚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为核心的上城德育,能让上城学子向美而生,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为根基的上城德育,能让上城学子向善而行,以校内外德育共同体的建构为载体的上城德育,会让上城学子成为“品质优秀”的“美好学生”。

来源:杭州网  作者:  编辑:实习编辑 王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