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闭幕 发布《杭州宣言》等标志性成果

​9月25日,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闭幕。这场首次在亚洲、在中国举办的国际大会,吸引了来自全球150多个国家的近4000名代表来杭。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亮点多

杭州古树名木文化展在杭博启幕 首次将“绿色活文物”搬进博物馆

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展览展示区颇具亮点

共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图景

近日,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陆续落下帷幕。

  • 感谢你们的一切!世界各国代表向杭州发来感谢信
  •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国专家走进天目山
  •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一种“和平” 世界各地生态专家眼中的天目山
  • 9月22日
  • 9月23日
  • 9月24日
  • 9月25日
  • 9月26日
  • 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成果发布

  • 为了保护植物多样性,全球200多位专家学者在杭州开了一场大会

  • 全民参与,共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图景

  • 专家研讨“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新路径

《杭州宣言》将更新原有的生态保护方式 推动新技术手段应用于生物圈保护

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发布的《杭州宣言》,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坚定决心。请问其中有哪些亮点?

查看详情

建设“人鸟和谐社区”,迫在眉睫

如何“塑造人与自然可持续的未来”?本周,来自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000名代表正会聚杭州,参加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围绕这一全球性的主题展开“头脑风暴”。

查看详情

发展不必以生物多样性退化为代价 

昨天上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夏泽翰,在结束由中国动物学会和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承办的大会平行会议——“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后,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查看详情
  •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秘书长王丁:大力培育青年人才队伍 为生态保护事业注入持续动力
  • 有些事情人类不得不做 但可通过调整实施方案,降低对野生动物影响
  • 63岁的黄天明代表中国农民讲述800多年人与古树互相滋养的故事
  • “鸳鸯爸爸”诠释“大城小爱”
  • 一位河道守护者的创新密码
  • 每个人 都可以是杭州“绿色志愿者”

西溪湿地何以成为杭州生态文明的亮眼名片?

鱼翔浅底的“杭州探索”

走进生态“会客厅” 探秘生物多样性

妩媚青山 绿意杭州

杭州萌宠 1200万人,和696种野生动物做邻居

杭州古树名木文化展在杭博启幕 首次将“绿色活文物”搬进博物馆

和谐共生!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

镜头里的大绿杭州

守护生物多样性 他们一直在路上

杭州钱塘大湾区湿地公园“美出圈”

守护“绿水青山” 筑牢百姓的“幸福靠山”

巨出片!每天清晨,他们从四处赶来观鸟……有人已经坚持19年:这件事特别有意思!

湿地水凤凰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170003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