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热点专题>2015年专题>移动图书馆>杂志区>
杭儿风2015年3月
2015-09-23 20:08    杭州网

  “为什么一部不到四分钟的延时短片,你拍了整整两年?”

  “柴静替我回答了,杭州一年的雾霾日达到200天以上,天气不允许。”

  邵毅斌不确定这个数值的准确性,不过,一年下来,他能出门拍延时的日子连三分之一都不到。如果空气质量指数高于80,抬起头万里无云,他就会取消当天的拍摄计划,等待下一个良时。晴空、云层云量、大气通透度,一个都不能少。

  似乎就在一夜之间,延时摄影“duang”的一下红了,它是一种正在疯狂发酵的影像特效。当成千上万的照片压缩到几分钟里,无法察觉的流动时光瞬间加速,看似静止的天空,骤然风起云涌。

  邵毅斌拍摄《集美杭城》,源于2011年底人人网上全球华人摄影师联盟发起的一个“环球延时摄影计划”。可惜,他错过了最后的截止时间。本来,中国第一部环球延时摄影短片里将会出现第19座城市——杭州。

  “纵使有一天,我走遍山川湖海。看尽人生百态,最思念的永远都只会是那个温婉的城市——杭州。”2013、2014连续两个夏天,邵毅斌骑着一辆小电驴,背着沉重的装备,环绕全城扫街踩点。在他的镜头里,有庞大的城市万象,也有市井的细枝末节。集贤亭畔枯木逢春、环球中心霓虹闪烁、地铁一号线人进人出……每一个鲜明的杭州标签,都被小心折叠,然后被光圈吸纳。

  面对被千万张照片挤爆的硬盘,邵毅斌的延时摄影其实只进行了一半。从调色、加光效、交叉代换、转场到配乐,后期的剪辑全靠他自己摸索。不过,看着各种意象在时间的流逝里产生奇妙的变化,这是一件很酷的事。

  在邵毅斌的快门里,车水马龙是一座城市的脉动。拍摄间隔越长,画面的节奏感越强。以中河高架这段为例,他站在水星阁的天台上,看着车辆前赴后继地挤入夜高峰,二三十秒才定格一张,直到车流散场。从晴空的湛蓝到夕阳的火燎,这样明亮而浓郁的色彩变幻,也使影像产生一种抓人的快感。

  “车流、水流、云层、人群,都是首选的意象。当然,如果能在城市的天穹下拍到斗转星移,就是意外之喜了。”邵毅斌还摸索出了“先踩点,再上天台”的规律:商住两用楼的天台最容易溜上去,商务楼和居民楼就麻烦多了,要么纯碰运气,要么跟保安斗智斗勇一番。实在不行,就去找一找员工通道。当然,他总是碰壁,难得有第一次就“成功登顶”的。

  去年2月,两个俄罗斯攀高狂人躲过安保,翻墙进入上海中心大厦工地,并徒手攀爬到塔吊机上,在近650米高度拍下了一段云雾中的延时魔都。“不过,现在上海中心大厦已经封顶了,那段不过几秒的小延时就成了绝版。别说商业价值,从制高点俯瞰的视觉冲击就已经够震撼了!”有一回,邵毅斌为了搜索全城内拍摄上塘高架上大转盘的最佳视角,爬上了新青年广场的顶层。他从天台翻出来,走到一个外伸1.5米的悬空平台上,俯瞰尘世的时间流淌。久而久之,竟然会产生一种错觉,看东西都变得缓慢了。

  接下来,邵毅斌打算拍京杭大运河。当卡塔尔公主玛雅莎敲下手中的木槌时,他和杭州一样已经等待了太久。这是一个新的起点,将荡漾生长出这座城市又一段起落浮沉。从拱宸桥、富义仓一路到凤山水城门,杭州人口耳相传的坊间故事大抵都发生在这里,这也是邵毅斌准备重走的路。

延时摄影,玩的就是一个等待的游戏。运动速度越慢,间隔时间就越长,比如云卷云舒,比如杭州晚高峰。邵毅斌就像造物主一样,拨动了整座城市的摇杆——它可以诗意地轻吞慢吐,也能嗖的一下“飙”过去。

  +地

  我推荐浙江教育大厦27楼天台。《集美杭州》的片头就是在那儿拍摄的。视角很开阔,从西湖文化广场的背面一眼俯瞰全城。不过,天台的门常年关闭,爬了好几次才溜进去。

  +器

  曼富图410云台。说实话,固定机位的延时拍摄视角单一,操作起来也很枯燥。三维微距云台方便精细调整,后期再做一个稳定的效果。球形云台也可以,优点是灵活,缺点是过于灵活,对于快速的精细调整比较困难。

来源:    作者:    编辑:叶诗蕾    
宠物志2015年5月宠物志2015年4月
 
相关阅读】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